野外考察超越想象 《旷野青春》展中国青年科学意识觉醒
时间:2019-12-19 来源: 当代科技网

  近期,一组名为《旷野青春》的短视频节目在新媒体端唤出狂劲的欢呼与理性的柔声并存的呐喊。纵观这组视频中的主人公,有跨越涛涛江河与泥泞沼泽,徒步10小时走进米堆冰川“钻木”的;有的人在香格里拉山中的牛棚烘烤收集到的种子;一个姑娘在西双版纳的田野间丈量大象的脚印;二人一同潜入水底,期望能找到历史遗留在那里的信息;潮湿的洞穴中,一名父亲用镊子小心地夹起蝙蝠翅膀上的蜱虫;长江之下,5000多米色调单一的幽暗管廊中,一群人正在为城市的万家灯火和缤纷生活努力着。这,很旷野。

  “冰川树语者”、“种子猎人”、“人象谈判师”、“海底拾遗人”、“隐形防线”、“驭电行者”,这群人的职业或许还太年轻,世界还来不及给他们定义取名,但他们热爱并为之奉献的这些工作代表着一种觉醒,他们在进窄门,走远路,见微光。这,很青春。而这群人,是科学工作者。更准确地说,是在工作中会从事野外科考的科学人。

  这些青年科学家“不太冷”

  《旷野青春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猎奇的大门。令人振奋的是,这一切都是真实的。在打破了一部分人认为“科学就是封锁的实验室”的固有印象之外,这扇传送门带来了一连串冒险故事和希望。前阵的鼠疫惊起了不小的波澜,疫情的抗争史总是扣人心弦。而在“隐形防线”一集中,我们知道原来对抗疫情还有这样一种手段:在山野中找到病毒的原宿主,进行采样研究。那些令人谈之色变的蝙蝠、蜱虫等野生动物,会让科学家无比兴奋。拍摄此片时,片子主人公田俊华的小儿子刚出生不久,为我们的下一代研究疫苗的决心更点亮了他的前程。中国在病毒研究领域获得的成果和对抗疫情的成绩诚然佼佼,然而在科学的成果被承认时,这支视频提醒我们:深入野外身体力行进行考察的科学的手段和对科学,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热情更应该被广泛追求和接受,因为这其中有真、善、美。

  “海底拾遗人”所讲述的水下考古,听上去令人神往。事实上,在中国拥有一线水下考古资质的人目前只有172名。1988年出生的詹森杨正是他们中的一员。海底暗流涌动,危险性极强。水下作业时必须是两人同时下水,“考古现场”并不美妙,水下往往是一片黑暗,充满着未知情况和不可预估的危险,并且科考人员要与水底的泥沙比谁的动作更轻盈灵巧。他们与时间的赛跑,不仅受限于潜水的时长与次数,更受限于文物留在历史中的时间。经常性的无功而返也非常打击人的积极性,但是为了解开历史的谜团并让这些发现照耀古今,詹森杨义无反顾地坚持着。

  历经大自然的千锤百炼 志怀高远

  科学的相关词,在当今常常是强国、荣耀、高智商、严谨、神秘、难懂、高冷等,这是看上去很矛盾的事情。但其实,我们感受到的高冷,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这些事情和其所承载的内容是世界的延伸,具有突破性,用我们平时熟悉的感情和思想已经不足以去感知它们。而《旷野青春》就是青年科学家的一张带有温度的名片。“种子猎人”中,张挺每年有1/3的时间在野外度过。他的背包中常年备着蛇药,他用撑开的伞收集种子,并会在牛棚中烧火烘干种子。回到实验室,他与同事将种子分门别类录入到软件中,在显微镜下观察种子,也要坐在电脑前修改论文。他的工作在当下很难产生“劲爆”的科技新闻,但他的目光显然指向了更远的将来。他一边做着这一切,一边希望这些种子永远也不会被用到。

  “人象谈判师”一集中有三位来自三个民族的90后女孩,她们对于大象的理解与其他人不太一样。对于野生亚洲象,她们又敬又怕。西双版纳雨林中的大象与当地居民产生了严重的冲突,这有一部分也是因为人类不断地侵占与猎杀。三名姑娘走在田野间,走访村民,追寻大象的踪迹,用无人机观察大象行为,采集大象粪便以研究它们的食性和遗传信息。她们知道大象的灵性与智慧,也意识到它们的凶猛。她们从不说自己是在“保护”大象,而是寻求着人象“共生”的解决办法。

  一些树的年轮,诉说着冰川的历史。原本想成为一名地理教师的朱海峰,在冰川中寻找着老树、病树和死去的树,钻取它们的树芯,通过年轮研究冰川的历史。当冰川褪去,高原上的树开始生长。当他看到山腰上枝干尚细,抽出嫩芽的小树时,会不无惋惜地说:“这树还这么年轻,证明前几年这里有过冰川,而在这几年这个冰川消融了。”

(责任编辑:莫干美)